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2023年煤炭产量增幅将回落 重点聚焦
2023-03-31 16:12:36    中国工业新闻

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月28日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中煤协”)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2022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,《2022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》在会上正式发布。

报告指出,新时代十年煤炭行业经历了历史性跨越,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取得突破性进展;生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,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加快构建;科教兴煤和人才强煤战略深入实施,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

与此同时,煤炭行业改革依然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。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有待继续加强,创新发展动能依然薄弱,绿色低碳转型技术突破需要下更大力气,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亟待提高,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日益强化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向纵深推进,煤炭市场化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,老矿区转型发展面临诸多困难。

炼焦煤价格上涨 规上煤企营收增长近两成

2022年,国内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。

中煤协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原煤产量45.6亿吨,同比增长10.5%。煤炭进口量减少。全国煤炭进口量2.93 亿吨,同比下降9.2%;出口煤炭400万吨,同比增长53.7%;煤炭净进口289亿吨,同比下降9.8%。煤炭转运能力提高。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6.8亿吨以上,同比增长3.9%;其中,电煤发运量21.8亿吨,同比增长8.7%。全国主要港口内贸煤发运量约73亿吨,同比下降1.8%。

截至2022年12月末,全国煤炭企业存煤6600万吨,同比增长26.6%。全国主要港口存煤5530万吨,同比下降6.8%,其中,环渤海主要港口存煤2385万吨,同比增长7.5%;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75亿吨,同比增长6.0%。6月份以来存煤量持续保持在17亿吨以上的历史高位。

煤炭价格上,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彰显稳价作用。2022年,动力煤中长期合同(5500大卡下水煤)全年均价为722元/吨,同比上涨73元/吨,年内峰谷差在9元/吨左右,发挥了煤炭市场的“稳定器”作用。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。受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二季度以后价格呈现高位波动态势,年内价格峰谷差达到900元/吨左右。2022年10 月以后,随着我国动力煤供需形势逐步改善、煤炭进口快速恢复,动力煤市场价格持续下行,年末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价格较年内高点下降500元/吨,并继续向合理区间回归。炼焦煤价格上涨。山西吕梁部分主焦煤长协合同全年均价2240元/吨,同比上涨600元/吨。CCTD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全年均价2664元/吨,同比上涨 338元/吨。国际煤炭市场价格高位波动。国际主流市场煤炭价格受能源整体供应紧张影响保持高位震荡,澳大利亚、印尼煤炭年均离岸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10%和127%。

行业效益上,2022年,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业收入4.02万亿元,同比增长 19.5%;利润总额1.02万亿元,同比增长 44.3%;应收账款5320.1亿元,同比增长 23.1%,资产负债率60.7%。前5家、前10家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5.9%和33.6%,经济效益进一步向资源条件好的企业集中。初步分析,大型企业原煤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的67.4%,利润总额仅占全行业的41.8%。行业发展不平衡,产业链各环节和煤矿生产区域利润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突出。

扛起能源保供重任 龙头企业聚焦数字赋能

会上,国家能源集团、山东能源集团、山西焦煤集团、开滦集团4家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在2022年的改革发展情况,并提出2023年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、新举措。

国家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任,2022年煤炭产量突破6亿吨,自产煤连续17个月保持在5000万吨水平,高质量完成大型活动、重要会议、重要时段、重点地区的煤炭保供任务,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、智能化煤矿建设、生态环保建设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取得显著成效,下一步工作中将坚定践行能源基石、转型主力、经济标兵、创新先锋、改革中坚、党建示范“六个担当”,深入实施“四保一大”的发展路径,不断开拓以煤炭为支撑的一体化格局,打造世界一流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,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。

山东能源集团近两年供应电煤6193万吨、向社会让利300亿元,积极构建安全、高效、智能、绿色发展格局,以“至诚至拙”理念打造系统严密的安全管控体系,突出“效益效率”打造高质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,聚焦“智慧智能”打造数字赋能的转型支撑体系,强化“延链补链”打造绿色低碳的能源产业体系,走出了一条传统煤炭企业向新型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的新路。

山西焦煤集团煤炭产业实施“减、优、绿”,焦化产业突出“园区化、链条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”发展,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煤焦销售集约化水平和质量效益,以煤炭与煤电、煤电与新能源、煤炭与煤化工、煤炭与数字技术、煤炭与降碳技术等“五个一体化”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契合焦煤优势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,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,加速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。

开滦集团坚持走“黑色煤炭绿色发展、高碳资源低碳利用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循环经济支撑、科技创新驱动、体制变革保障、机制转换撬动和党建融合聚力,形成了以煤炭、煤化工、现代服务和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“三柱一新”产业发展格局,奋斗打造绩优蓝筹、绿色低碳、活力迸发、文化繁荣、民生幸福的五个“现代化开滦”,百年开滦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提醒,煤炭行业发展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几百万煤炭人的共同心血。作为艰苦行业,煤炭工人常年工作在黑暗的井下,却是开采光明的使者。中煤协将结合协会年度重点活动搭建有效互动平台,畅通媒体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,深入推进新闻媒体走进煤矿基层活动,展示煤炭行业发展新成绩、展现煤炭工人时代新形象。

产量增幅回落 今年煤炭供需矛盾依然存在

从煤炭需求看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坚持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,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,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将带动国内煤炭消费保持增长。

与此同时,国家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,钢铁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需求或有所减弱。报告预计,2023年煤炭需求将保持适度增加。

从煤炭供应看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重要能源、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,积极扩大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。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要求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,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,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。

“预计我国将继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,推进煤矿产能核增和分类处置,推动在产煤矿稳产增产、在建煤矿投产达产,晋陕蒙新黔等煤炭主产区产量继续增加,大型智能化煤矿生产效率提高、生产弹性增强。预计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、增幅回落。煤炭进口形势逐步改善,进口煤进一步发挥调节补充国内煤炭市场的积极作用。”报告预测。

综合判断,2023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、供应保障能力增强,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,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继续加强,市场总体预期稳定向好,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,预计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。不过,应警惕,当前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依然错综复杂,加之受地缘政治冲突,极端天气、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情况、安全环保约束等不确定因素影响,区域性、时段性、品种性的煤炭供需矛盾依然存在。

编辑:李芊诺

责编:汪黄任

审核:王棕宝

标签: